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纵观古今中外改变世界的力量都来源于一代又一代人辛苦的智力精神创造,所以这种无形财富所潜藏的价值和力量是远高于一些物质财富的。激发社会创新意识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维护权利人的知识创造成果,同时也需要不断普及公共法律知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明确在知识产权范围内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企业就可以通过法律的保护,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免受损失。具体来讲,在知识产权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法律风险:
1.专利侵权的法律风险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申请人实施发明创造的权利,企业须利用专利生产经营,而其他企业要想实施专利,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照双方协议支付费用,否则就侵犯了专利权。
2.著作权的法律风险
著作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企业在著作权方面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包括:企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或者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等。
3.知识产权出资投资中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关系到市场应用及其盈利价值,如果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审核高新技术前期开发费用不实,对同类产品或技术的市场风险预测不准确,市场潜力和价值分析出现偏差,后续开发费用投入预测失当,那么技术出资方将在知识产权价值保护上承受重大不利。
4.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转让技术中,如果利用相关条款欺诈受让方、变相高价出卖设备、已转让技术进行再转让、利用不实报道进行欺诈,那么转让方企业的信誉就会受损,所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为了防止风险发生,要选择那些信誉度高的客户作为交易伙伴。
5.注册商标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注册商标时一定要进行查询,如果不进行查询,与其他商标出现相似者相同,那么商标根本无法注册。另外,查询商标也有盲期,盲期的时间以商标局数据录入时间为准,查询盲期为3个月到6个月。当前商标如果在盲期内,即使有人和你申请相同的商标,是无法查询出来的。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造成企业知识产权面临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生产经营、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大部分企业又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发现问题,也没有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所以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从企业负责人到基层人员,都应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并落实到所有岗位的工作流程中。
2.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动态评估
企业要加强对专利信息的搜索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比如,可以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文献信息查询系统,避免重复研发技术和引起专利纠纷。国际工商总局网上商标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全面监控信息商标动态,保护自身商标权不受侵害。
3.企业应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
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性质和经营目标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专利和商标的管理制度、技术合同的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及知识产权档案制度。同时,设置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也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组织保障。
知识产权维权有哪些方法
一是可向知识产权的行政部门寻求行政帮助,行政部门会利用行政手段为您维权;另外,您还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的布局,是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合理的布局包括: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在产品设计、投产上作相应规避,对于自主开发的新产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申请专利保护等等。